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智慧農業業界參與補助計畫
智慧農業補助計畫是什麼?
智慧農業補助計畫推動政策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配合國家政策,推動智慧農業計畫,並將主軸定位為「智慧生產」與「數位服務」兩大面向,希望透過智慧化生產管理,突破小農單打獨鬥之困境,提升農業整體生產效率與量能;並藉由物聯網與大數據分析技術,建構主動式全方位農業消費/服務平臺,滿足所有農業利害關係人需求,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安全之信賴感。期待能打造優質從農環境,開創農業經營新典範,邁向「效率」、「安全」、「低風險」的新農業時代。智慧農業補助計畫申請須知-計畫類型與補助原則
申請型式 |
單一申請 |
聯合申請 |
|
計畫類型 |
先期研究 |
研究開發 |
創新研發聯盟 |
計畫時程 |
以1年為限 |
以3年為限 |
|
計畫參與項數 |
1.申請人同一時期申請或執行計畫,以不超過2項計畫為原則。惟聯合申請之主導廠商及聯盟成員同一時期申請或執行之單一申請型式計畫以1項為原則。 2.申請人為農業產銷班者,同一時期申請或執行之計畫件數以1項為原則,若參與「創新研發聯盟」計畫,應以企業機構擔任主導廠商 |
||
經費補助上限 |
以不超過30萬為原則 ☆本年度暫停徵求110年度先期研究類型計畫 |
1.申請人為獨資、合夥事業、公司或法人者,同時執行1項以上研發計畫時,每年度總補助金額以500萬元為限。 2.申請人為農業產銷班者,計畫總補助金額以200萬元為限。 |
1.每年度總補助金額以不超過聯盟成員家數乘以500萬元為原則。 2.全程總補助金額以5000萬為限。 3.主導廠商及聯盟成員補助款上限依計畫期程按執行月數依比率遞減。 4.主導廠商及各聯盟成員皆應依共同協議出資計畫全程之配合款。 |
補助比率上限 |
計畫全程總經費之50% |
||
經費編列原則 |
申請人為獨資、合夥事業、公司及法人者,配合款以小於申請人實收資本額或財產/資本/股金總額為原則,亦即,年度補助款≦年度配合款或財產/資本股金總額。 |
智慧農業補助計畫-「單一申請」計畫審查重點
審查項目(內容摘要) |
配分權重 |
|
|
計畫內容 |
➢創新性-研發之技術或服務具有單一獨特性,並適用於農業 ➢可行性-執行成果可解決農業面臨問題或具有前瞻性之議題 ➢執行力-計畫內容撰寫周詳且深入主題,預期可達計畫目標 ➢效益-預期成果將對於農民與整體產業有具體成效 |
40% |
|
主題與目標 |
➢適切性-研究主題與目標是否合乎農委會業務職掌 ➢合理性-實施方法與執行時程規劃妥當,產出目標明確 |
20% |
|
研發人員 |
➢合適性-主持人與研究團隊之勝任程度及執行能力 |
15% |
|
執行業者 |
➢開發能力-研究環境、儀器與過往實績 |
15% |
|
經費預算編列 |
➢經費運用-預算編列是否合理、說明是否清晰 |
10% |
智慧農業補助計畫-「聯合申請」之創新研發聯盟計畫審查重點
審查項目(內容摘要) |
配分權重 |
|
|
計畫內容 |
➢創新性-研發之技術或服務具有單一獨特性,並適用於農業➢可行性-採聯盟合作機制之研發動機,其執行成果可解決農業面臨問題或具有前瞻性之議題 ➢執行力-計畫內容撰寫周詳且深入主題,預期可達計畫目標,其查核指標是否合乎技術水準。 |
25% |
|
資源配置 |
➢資源運用-聯盟人力與預算編列是否合理及清晰 |
5% |
|
聯盟執行能力 |
➢專案管理機制-主導廠商分工整合及協調能力 ➢研發能力-主導廠商近3年申請政府相關補助計畫者,應說明資源配置與對計畫執行情形及實績 |
35% |
|
聯盟執行成效 |
➢效益與合理性-實施方法及時程規劃妥當,產出技術目標明確,預期採聯盟合作機制將勝於獨立研發效益,其研發成果與產業具高度綜效性。 |
35% |
智慧農業補助計畫-補助計畫類型
|
一、優先支持項目 |
二、政策優先題目 |
||
徵求題目 |
智慧農業科技 |
1.農業副產物加值與循環再利用 |
2.開發國產米多元加值與產業化應用 |
3.國產農漁畜食材應用於銀髮友善食品技術開發 |
補助範圍 |
符合單一申請(研究開發)與聯合申請(創新研發聯盟)之計畫相關規定辦理。 |
|||
徵求重點 |
導入規模化與智慧化之農業生產作業模式,研發省工與節能之自動與智慧化機械設備,並延伸至農業產業化應用,提升農業經營效能,建立智慧生產與數位服務之新價值。 |
為扣合循環農業政策推動,鼓勵利用國內農漁畜產物或副產物,開發如農業資材、動物保健產品等,或優化其生產流程,創造商業服務模式,以提升產值,減少農業廢棄物並創造循環經濟價值。 |
以公糧去化為目標,開發舊期公糧如化粧品、保健及食品等原料、產品,或相關衍生應用,並推動國產原料及在地農產品自產自銷,強化全米資源之高值化開發,增進產品商業價值。 |
利用國產大宗農漁畜產品進行多元化開發,為長者特定需求設計銀髮友善食品,如適口易吞食、促進咀嚼功能等輔助食品,帶動國產食材取代進口原料,增進農產品內外銷通路及提高農業附加價值。 |